中美貿易戰

WTO前總幹事拉米:中國不能只做國際貿易的「索取者」

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未來經濟成長仍然需要依賴出口,依賴全球自由貿易的大環境。中國有責任、也有義務維護全球貿易開放、公平的基礎。

2018年12月1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前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受邀做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進行了一場名爲「全球貿易開放是否陷入危機」的演講,探討了今天全球因爲貿易問題所引發的深層影響。在拉米看來,貿易是經濟成長的引擎,過去半個世紀全球市場繁榮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貿易的自由化,由此帶來的金融、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創新,包括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也得到了長足進步。

作爲國際貿易體系的支持者和構建者,拉米也看到了世界貿易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在貿易全球化的過程中,有贏家當然也有輸家,而輸家並沒有被照顧到」,如何建立一個更加公平的國際秩序,推動全球的共同發展,這是WTO亟待改革的方向。

在接受FT中文網專訪時,拉米特別提到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關鍵作用。長期以來,中國被認爲是國際貿易的「索取者」,出口推動了中國經濟的成長,這樣「單方面受益」引發了很多國家的不滿。川普政府就要通過壓制中國出口,爲中國經濟開放製造障礙,截斷中國經濟成長引擎,逼迫中國全方面倒退。拉米認爲,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經濟成長仍然需要很大程度上依賴出口,依賴全球自由貿易的大環境。中國有責任、也有義務承擔起一個全球大國的責任,維護全球貿易開放、公平的基礎。

您已閱讀11%(541字),剩餘89%(43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