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應如何促進經濟成長?

拉迪:如果中國不迴歸更加市場化的經濟政策,即便與美國的貿易爭端得到解決,中國的成長也很可能進一步放緩。

過去人們常說,美國一打噴嚏,加拿大就感冒。如今,當中國打噴嚏時,許多經濟學家擔心,它的虛弱會傳染給世界其他地區。

人們把中國當前的問題歸結於多種因素:國內需求疲軟、經濟自然而然地趨向成熟,當然還有與美國的關稅戰。這些因素似乎正在侵蝕中國先前對全球成長的巨大貢獻,令市場緊張不安,並引發部分跨國公司下調盈利預期。

但是,即便美中貿易爭端得到解決,中國作爲全球經濟成長火車頭的角色還面臨一個更爲根本的因素的威脅——在市場化改革方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開倒車——正是市場化改革在過去35年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進步。

您已閱讀17%(253字),剩餘83%(12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