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艾瑞的統計與預測,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49億元人民幣,在人才、時長、定價等因素綜合作用下,2020年將達到235億。這一龐大產業的成長一方面是人羣面對技術不斷改變的社會及商業的焦慮感,一方面也是將各種散落在各個角落的有價值資訊重新整理,通過更多人的購買變現的知識革命。但知識付費是一種新業態嗎?如何成爲一個聰明理智的知識消費者,讓我們來一起探討。
知識付費是一種新的業態嗎?
20多年前俞敏洪老師就開始在北大清華門口開設了新東方英語培訓班,除了各種刷題,大部分時間都是各種段子來沖淡題海戰術的枯燥乏味,在那個沒有郭德綱的時代這種talk show(脫口秀)與應試輔導的結合就是最初的知識付費吧。還記得那個時候一個能容納幾百人的教室就是靠著那些雞血段子讓備考的同學們熬過了混混欲睡的時光。其實那時就是沒有網路,但爲了達到某一個既定目標(例如出國考託福)獲得一種技能並支付一定費用不就是知識付費嗎?
您已閱讀17%(404字),剩餘83%(20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