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放緩對民衆影響有多大?

梁海明:中國經濟正處在比較困難的階段,無須掩飾這個事實。但民衆也無需因爲中國經濟暫遇寒流而太過擔憂。

「中國經濟急劇放緩」,《紐約時報》近日以此爲標題,唱淡中國經濟。無獨有偶,中國國內也有學者宣揚中國的經濟實際成長率只有百分之一點幾,甚至已負成長了。這讓中國的上空,又再響起了「唱淡」經濟的合奏,從而引發了很多民衆的憂慮。

這些「唱淡」,其實不僅會發生在中國身上,歐美國家也時有遭遇。例如在美國,通常在美聯準加息之前,不少媒體和學者們出來「唱淡」經濟,專挑美國經濟數據的毛病,以給美聯準壓力。在美聯準加息之後,部分媒體和學者們則又根據一些較爲正面的經濟數據,轉而「唱好」美國經濟。每隔一段時間總要週而復始折騰一番,儼然也成「經濟規律」了。

我探尋了一下此類「唱淡」風的規律,發現經常「唱淡」經濟者,不管是中國,還是歐美國家,均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類人。

您已閱讀8%(321字),剩餘92%(37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