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牛油果熱背後的環境隱憂

10年前,鱷梨在中國幾乎鮮爲人知,但如今人們對鱷梨的需求正在導致用水壓力和森林砍伐。

「我會夢到鱷梨,但它在中國不好找,」家住合肥的卡米拉•凱姆尼說,凱姆尼來自智利,是一名英語老師。「但最近我看到市面上的鱷梨越來越多了,我很高興,因爲我以前要想買的話可費勁了,」她說。

近年來,被中國人稱爲「牛油果」的鱷梨進口大幅增加,且幾乎都來自拉丁美洲。2017年,中國進口鱷梨3.2萬多噸,比上年增加22%。

然而在拉丁美洲,伴隨鱷梨出口激增而來的是圍繞水資源和森林砍伐問題展開的衝突。

您已閱讀8%(193字),剩餘92%(23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