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諾獎經濟學家費爾普斯:過度依賴技術轉移制約中國成長

對技術轉移過於依賴,已成爲制約中國經濟成長的一大原因,川普敢於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也是看準了這一點。

「貿易」這個司空見慣的詞,伴隨著2018年美國川普總統的一系列經濟政策而成爲全球最熱門的辭彙,「貿易赤字」、「經常項目賬戶」等專業名詞更是成爲街頭巷尾討論熱點。「人人都在討論貿易問題,每個人能講出一堆道理,但是又有誰能把貿易這件事情追根溯源說清楚呢?」2006年諾貝兒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費爾普斯(Edmund Phelps)一週前在接受FT中文網電話採訪的時候提出了這個問題。

在費爾普斯看來,今天不僅主管國家經濟、政治決策的精英階層亟待補習經濟學經典才能更專業地治理國家,更重要的是,廣大民衆也需要掌握經濟學基礎知識,使得他們具備最基本的辨別能力,對政府的公共政策、企業的市場行爲有獨立的判斷和思考能力,這樣才能爲自己的選票和行爲負責。

中國應該從貿易戰中汲取什麼教訓?費爾普斯認爲,對於技術轉移過於依賴,這已經成爲制約中國經濟成長的一大原因,川普敢於發動貿易戰,也是看準了這一點。對於中國來說,技術轉移不可能永遠存在,唯有本土創新才能永立潮頭。

您已閱讀15%(426字),剩餘85%(24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