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國應調整對美談判中退與守的選擇

餘智:中國在以補貼爲核心的經貿政策方面應大膽退讓;而對於美方的強買強賣要求,則應守住,不退讓或少退讓。

即將於11月底舉行的G20峯會上的中美領導人會晤,能否解決雙方的貿易爭端問題,備受國際社會矚目。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雙方爲此次會晤進行了大量準備。美方宣稱,中方對美方的訴求提供了長達400餘項的正面答覆清單,但在另外關鍵的4-5項上沒有滿足美國的要求。

根據媒體報導與推測,中方應允的美方訴求可能包括增加對美採購、降低國內市場壁壘(包括商品與服務進入壁壘)等,而沒有答應的美方訴求可能包括取消產業政策特別是「中國製造2025」中的補貼等。這一推測,符合今年上半年媒體報導的中方在中美談判中關於退與守的一貫立場。

筆者認爲:從解決中美貿易摩擦核心爭端、維護國際經貿合理規則、維護中國自身國家利益的多重目標出發,中國政府都應調整對美談判中退與守的選擇,在經貿政策方面可大膽退讓,進行結構性改革,而在美方的強買強賣要求上則應守住,不退讓或儘量少退讓。

您已閱讀10%(369字),剩餘90%(31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