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介面》報導稱,日前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機構入場做ofo破產重組方案。對此,ofo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言」,並表示 ofo的各項業務仍正常有序地推進。具體如何,一時還不清楚。但是對於ofo的前途,我們持悲觀態度。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多次闡述了共享單車的本質就是一個傳統的重資產單車租賃模式。運營公司需要大批次購入單車,然後再分時租賃出去。雖然租賃操作是在網路平臺上進行,但這僅僅提供了便利、提升了產品體驗,卻無法改變其重資產屬性。其次,雖然共享單車有數據、有場景,但目前爲止,除了在車身上印刷廣告,共享單車所帶來的數據和場景並沒有其他有效的變現途徑。這導致了共享單車其實就是一個傳統行業。
那麼,市場對共享單車有需求嗎?確實有。根據北京清華同衡設計研究院聯合摩拜單車發佈《共享單車與城市發展白皮書》稱,共享單車已成爲中國繼小汽車、公交、地鐵之外的第四大出行方式,截至2017年4月,自行車在城市交通中的佔比已上升至11.6%。交通運輸部的資訊顯示,截至2017年5月,全國網路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累計投放車輛超過1000萬輛,註冊用戶超1億人次,累計服務超過10億人次。
您已閱讀33%(500字),剩餘67%(10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