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0年筆者接受了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的邀請,當該校經濟系的教授。從1962年到1970年,筆者在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研究中心工作。我工作的主要內容是經濟學理論與實用的研究,與該公司的業務沒有直接關係。我在IBM工作十分愉快,發表了好幾篇重要的經濟學論文。我本來不預備離開,但是覺得在任何商業機構從事研究工作沒有在一所大學自由;並且,在商業機構工作的內容可能隨著公司的政策改變而改變。因此便接受了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的邀請,從1970年的秋季開始到該校的經濟系當教授。
在普林斯頓生活的樂趣包括天時,地利與人和三方面。我對普林斯頓的氣候十分滿意。當然,普林斯頓的氣候沒有加州的好。但是自從筆者的工作地點來看——最早從1948年從中國廣州往美國康內爾大學攻讀大學二年級還是1951年到芝加哥大學攻讀研究院,隨著1955年拿得博士學位以後到波士頓的MIT當助理教授或者1959年回到康內爾大學當副教授,最後1962年在IBM Research Center(位在紐約城之北,距離紐約城約35英里)工作以後,上述所住地方的氣候都比普林斯頓的冷。對我來說,溫暖的氣候是普林斯頓天時的優點。
談到地利,普林斯頓有不少良好的住宅區。我在1970年接受普大的邀請以後,便立刻買了一塊地,在有樹林的地區,與學校的距離約有3 英里,讓我可以每天騎自行車往學校工作。我在這塊地建築了一所房子,房子是二哥鄒至毅設計的。二哥是一位著名的建築師。1940年代初期到美國留學,曾與美國最著名的建築師學習,包括建築師Frank Lloyd Wright 與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946年回國,在廣州工作。1952年二哥和他的家人遷移到美國居住,我幸得請了他設計我們在普林斯頓的房子。房子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室內游泳池,因爲我最愛游泳。1972年房子蓋好以後,我每天的運動包括在喫早飯以前打太極拳,和喫早飯以後作另外一種運動。這種運動包括游泳,打網球和打高爾夫球。後兩種需要在天晴時才能打,但是不論天氣如何的懷,我總可以在家裏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