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金融危機十週年:監管科技能應對危機麼?

張彧通、王丹:現代金融危機中,科技因素總難以擺脫關聯;現代金融發展其實就是利用科技不斷對抗反身性的過程,最終目標是實現均衡。

2008年11月,也就是金融危機爆發後的第二個月,「二十國集團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峯會的宣言」發佈,該宣言將此次危機視爲金融監管對於創新風險的管控不到位。宣言指出「一些先進國家的決策者、管理者和監管者,未能跟上金融創新的步伐,對潛伏並滋生在金融市場裏的風險進行充分理解,及時處理,對國內監管行爲產生的系統性影響也考慮不周。」於是監管加碼,創新受限,危機的影響時至今日仍在呈現。彼時,忙於撲火的各國精英們尚不及關注到此次危機與以往有什麼潛藏的不同。

次貸危機的科技註解

在拯救美國銀行系統的時候,時任美國財長的亨利•鮑爾森一定不會想到,這如山呼海嘯般可能瓦解現代金融系統的危機竟然可以追溯到一款20年前出現的軟體。

您已閱讀7%(303字),剩餘93%(40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