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期可謂「醜聞不斷」。除了馬斯克突發奇想的私有化計劃流產外,還有涉嫌不實資訊公告的馬斯克本人和特斯拉收到美國證監會的處罰。不少媒體分析,馬斯克之所以考慮特斯拉的退市,與擔心「一股一票」下並不高的持股比例(馬斯克本人只持有23%的特斯拉股票)無法抵禦「野蠻人入侵」,重蹈蘋果喬布斯早年被資方「炒魷魚」的覆轍有關。事實上,在特斯拉2018年度的股東大會上,部分股東一度提議馬斯克辭去已任職14年的董事會主席一職,只擔任CEO,董事會主席的職位由獨立董事出任。但這一提案後來遭到否決。隨著馬斯克近期在特斯拉官網發文,「保持上市對特斯拉來說是一條更好的道路」和美國證監會的處罰結果公佈,特斯拉私有化的烏龍告一段落。
我們知道,對於防範野蠻人入侵,一種簡單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就是發行具有不平等投票權的AB雙重股權結構股票。這是雙重股權結構股票在發展上百年後重新獲得學術界和實務界認同背後的重要原因。Google、Facebook、百度、京東等很多高科技和新經濟企業都採用這樣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我們的問題是,既然特斯拉並未發行雙重股權結構股票,那麼,在「一股一票」傳統公司治理構架下,馬斯克將如何做到「非常高興繼續領導特斯拉成爲一家上市公司」呢?
當然,「大嘴巴」的馬斯克是否適合做作爲公衆公司需要嚴格資訊披露義務的董事長是一回事,特斯拉在美國成熟的資本市場環境下是否業已形成有利於防範野蠻人入侵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是另一回事。事實上,馬斯克從最初試圖私有化一勞永逸地解決野蠻人入侵威脅,到目前輕鬆做出「保持上市」的決定,與特斯拉本身具備一定的防範野蠻人入侵的公司治理制度保障分不開。而這對於資本市場進入分散股權時代的中國企業具有特別重要的借鑑意義。以2015年萬科股權之爭爲標誌中國上市公司平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低於體現相對控制權的33.3%,中國資本市場進入分散股權時代,野蠻人入侵和控制權紛爭由此成爲常態。那麼,特斯拉哪些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可以向正在思考如何防範野蠻人入侵的中國企業提供借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