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探究未來汽車的發展時,總是繞不開汽車與人的關係、汽車與城市的關係。拙見《智慧城市與未來汽車:歷史、問題和展望》更多關注汽車與城市的關係,而本文則更多把目光放在汽車與人的關係上。
汽車當然是由衆多繁雜的體系構建而成的行業,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汽車終究是商品,有著明確的功能和不太明確的品牌溢價,以滿足消費者和使用者顯性或隱性的需求。在社會文化和新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需求的變化一定快如閃電,工業產品不管如何「柔性生產」、不管如何「敏捷」、「快速迭代」,也一定無法實時跟隨需求的變化。這也是汽車行業從業者這幾年一直感嘆的,已經非常努力、行動已經更快,但還是跟不上市場的變化、消費者的變化。
供應和發展與人們對於美好生活與日俱增的需要之間的差距,這幾年在慢慢積攢,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就將由量變引起質變,從而掀起整個行業的變革。並且我們看到,這樣的「質變」已經悄然開啓,從共享汽車、網約車,到定製車、無人駕駛汽車的試驗,那臨門一腳也許還未真正到來,但警報已經響起,並且聲音越來越清晰可聞。
您已閱讀11%(443字),剩餘89%(35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