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經濟

金融風險去哪兒了?

奧瑟茲:金融危機過後,美國銀行業移除了風險,但這些風險轉移到了養老金體系,這意味著長期危險潛藏得更深了。

據報道,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執行長理察•富爾德(Richard Fuld)在獲知沒有人會來拯救他瀕臨破產的銀行以後說了這樣一句話:「這麼說我是個傻瓜?」

近10年以後,雷曼兄弟依然是唯一一家被允許倒閉的美國投行。它的同行們紛紛恢復了健康,風險也被清除了。富爾德似乎真的成爲了金融危機中的終極「傻瓜」。但下這一論斷似乎爲時過早。

過去10年,美國銀行體系以一種溫和無痛的方式清除了風險。以任何合理的標準衡量,現在美國的銀行要安全得多。當年以更糟糕的狀態陷入危機的歐洲的銀行至少也得到了改善。銀行全面倒閉這種噩夢般的情景在2008年時似乎近在眼前,然而現在似乎已被避免。自動取款機吐不出現金,或者企業付不出薪水的可能性降低了。

您已閱讀21%(329字),剩餘79%(12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