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學人》報導稱,非洲整體目前的債務率爲50%。按國際標準來看,這個數字並不是很高,然而由於去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經濟成長放緩,非洲國家的稅收收入看起來很難償還債務以及逐年成長的利息。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發出警告稱,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正在陷入「債務危機」。對此,印度以及西方國家習慣性地聯想到這與「一帶一路」有關。
2017年底,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布拉瑪•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教授寫了一篇題爲《中國的債權帝國主義》(China’s Creditor Imperialism)的評論文章,勾勒中國借用主權債務強迫他國依附的「帝國主義形象」。文中提及中國近年來「一帶一路」的重資產項目,如斯里蘭卡漢班托塔、希臘比雷埃夫斯、吉布地、肯亞蒙巴薩等海上港口要衝,驚呼中國正在使「從阿根廷到那密比亞再到寮國等許多國家陷入債務陷阱」。
文章的論述邏輯是:中國迫使這些國家爲避免債務違約,痛苦地選擇讓中國控制本國資源,並喪失本國主權。作者將中國描述成「一個新帝國巨人,用天鵝絨手套隱藏著鐵拳,壓制著那些小國」,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一帶一路」本質上是一個旨在實現中國帝國主義的野心計劃。
您已閱讀9%(508字),剩餘91%(54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