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國對美投資下降不符合兩國利益

潘圓圓、張明: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去年以來是否出現「斷崖式下跌」?在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投資量顯著下降均背離了中美兩國各自的利益。

美國商業諮詢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6月份公佈的報告顯示,2018年1月至5月,中國企業對美直接投資金額僅爲18億美元,同比銳減92%。考慮到2017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已經同比下降了37%,即從2016年的460億美元下降到約290億美元。因此,用「斷崖式下跌」來形容2017年以來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的變化並不爲過。在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投資量的顯著下降均背離了中美兩國各自的利益,這是最讓人扼腕嘆息的。

一方面,中國具有對外投資的巨大潛力和顯著偏好。首先,中國國內儲蓄顯著超過國內投資,這決定了中國將有大量資金投向外國。其次,在中國成長爲成熟的資本輸出國的過程中,投資收益的上升將彌補貿易順差的下降。日本的經驗表明,中國未來經常賬戶順差的主要來源可能是海外投資淨收益。這一方面意味著直接投資佔中國對外資產的比重還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另一方面意味著在直接投資內部,中國更傾向於選擇更高回報率的資產。

另一方面,外資在過去、現在、未來都能爲美國帶來宏觀上的收益。美國對外商直接投資的需求量非常大,製造業尤其如此。包括直接投資在內的外國資本能在市場資金短缺時穩定資本市場,爲美國的外部赤字提供融資,並對美國的儲蓄形成補充。正如中國購買美國國債降低了美國長期利率一樣,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也可以降低美國的資金成本。多年來美國吸引直接投資規模在全球排名第一,2016年吸引的外資流量和存量佔全球的比重均超過了20%。美國吸引外商投資最多的行業是製造業,2011-2015年期間,製造業佔外資流入總量的比重平均爲58%,2014年甚至高達87%。衆所周知,製造業中的高科技產業由於不確定性高、風險大,對資金的需求量很大,但同時投資回報率也是非常高的。

您已閱讀28%(725字),剩餘72%(19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