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大批中國網路公司,在海外扎堆上市。有觀點將原因歸納爲「爲了圈錢」。自阿里巴巴上市以來,中國科技公司進行IPO的數量並不多,有波谷自然就會有波峯,某種程度上,「扎堆」是個相對概念。
當然,大環境是客觀存在的,中美貿易戰已經爆發,市場預期悲觀;此外,流動性收緊,美國七次加息,全球資本市場預期承壓明顯。這就使得一級市場的錢變得更緊,先前投資的機構也有退出的動機,諸多因素之下,企業有更大的動機轉向二級市場。
資本市場是一個公開的市場,特別是香港、美國的資本市場,有更加完善的制度,有全球有資深的財經人士,有業界領袖,還有諸多嗜血的做空者,他們的專業性、判斷能力都是全球頂級的,自會以自己的專業性作出理性判斷。比如李嘉誠確認斥資3000萬美元認購小米股票,馬雲、馬化騰以個人身份下單認購,金額在數千萬至上億美元不等。說這些投資者是被圈錢,顯然太小看他們了。
您已閱讀14%(377字),剩餘86%(24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