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9年,偉大的蘇格蘭歷史學家、散文家托馬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寫道:「如果我們需要用一個詞來描述當今時代,我們應該會忍不住稱之爲……機械時代。這是機械時代……這個時代以其全部的不可分割的力量來推動、傳授和踐行使手段適應目的的更偉大藝術。」
接著,他哀嘆過去的工作和存在方式:「在各個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趕出他的作坊,讓位給一個速度更快的、沒有生命的工匠。梭子從織工的手指間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鐵指當中。水手卷起帆,放下槳,指示著一個強壯的、不知疲倦的僕人……載著他穿過汪洋大海。」
突顯當今時代發展速度快得多的一個指標是,今天沒有人會花時間來撰寫(或閱讀)這種抒情的散文。從今天的高度來看,卡萊爾作品的驚人之處在於,他在工業革命的那麼早期就發起了抗議。到1829年,蒸汽機進入鼎盛時期,但是鐵、鋼、煤和石油等我們與工業時代聯繫起來的事物的爆炸式成長纔剛剛出現在地平線上。
您已閱讀23%(397字),剩餘77%(13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