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朝峯會

金正恩要和平,但難以完全棄核

鄧聿文:金正恩一定要抓住這次難得機會,以棄核爲誘餌,把它同和平協議、朝美關係正常化及駐韓美軍問題掛鉤。

「特金會」的籌備事務,正在新加坡、板門店和紐約分三路進行,現在看來,如期舉行峯會應該沒有問題,但要準確地評估其成果,則很難。

對於這樣一個互信缺乏的首腦會談,首先要搞清雙方棄核立場。朝美雙方的共同點或者共識是無核化,區別在於無核化的內容、方式和時間。美國的立場是完全、徹底、不可逆、可覈查的無核化,並且在完全棄核前不解除制裁和給予經濟補償。相對美國一步到位的「先棄核,後補償」方式,北韓的立場是堅持有核國家身份,「分階段、同步進行」,在其棄核過程中,國際社會包括美國在內,要同時放鬆對朝制裁,並進行相應補償及經濟援助。至於棄核時間表,美國能夠容忍的最長時限,應該不會超過2020年,北韓則希望更長,用一些專家的話說,可能長達10多年都不一定。

顯然,朝美的棄核立場如果不說對立,也是差異極大,雙方在短時間內要使峯會取得成果,就需妥協和讓步。一般來說,無論是政治談判還是商業談判,要取得成功,妥協和讓步總歸是必不可少的,除非兩者處於絕對不對稱的地步,強大一方迫使弱小一方按其意志簽下城下之盟。然而,即使這樣,如果弱小一方有同歸於盡的意志和勇氣,強大一方也得掂量這樣做是否值得。

您已閱讀18%(485字),剩餘82%(22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