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與美酒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盲品

林力博:羅伯特•帕克說:1976年的「巴黎盲品」摧毀了法國至高無上的神話,開創了葡萄酒世界民主化的紀元。

1976年5月24日那次「巴黎盲品」的結果,讓人們終於可以大膽推斷:在被視爲神聖的法國風土之外,也可以生產出傑出的葡萄酒。

葡萄酒品鑑,有盲品一說。在葡萄酒愛好者當中,它是一種遊戲;在專業的葡萄酒評比當中,它是一種被普遍接受的力求客觀公正的方式。

盲品,就是過濾一些視覺資訊,如酒標、酒瓶形狀等,有時甚至還使用深色的不透明的杯子,讓品嚐者不受成見干擾,只憑嗅覺和味覺,對葡萄酒的特性做出推斷,對質量做出評價。著名酒評家、FT專欄作家簡希絲•羅賓遜說過這樣的話:「酒標對品嚐的影響,絕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如果我們知道上來的一款酒來自於某個著名的產區、酒莊或年份,我們的味覺自然就會有所偏頗,即使品出暇疵,也會缺乏自信。」

您已閱讀5%(307字),剩餘95%(53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