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物

西方博物館應歸還搶掠文物

斯蒂芬斯:法國總統馬克宏希望把當年被掠奪的文物歸還給法國的前非洲殖民地。如果法國這樣做了,其他國家或許不得不效仿。

世界各大知名博物館的館長和理事們正陷於焦慮狀態。艾曼紐•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希望把當年被掠奪的文物歸還給法國的前非洲殖民地。這位法國總統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共鳴,他宣告歐洲的殖民罪行是一段「需要翻過的歷史」。而如果法國這樣做了,其他國家或許不得不效仿。

這並非一種新的主張。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羅浮宮(Louvre)、柏林博物館島(Museum Island)以及更遙遠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收集的大量藏品,長期以來一直既是爭議之源,也是知識源泉。幾十年來,希臘政府一直在爭取收回帕臺農神廟浮雕(Parthenon frieze),埃及政府一直在爭取收回娜芙蒂蒂胸像(Nefertiti Bust)。但事情正在出現轉機。隨著歷史對歐洲帝國的評價失去一些玫瑰色彩,要求歸還殖民掠奪者所搶文物的呼聲更難抵制了。

本月,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展出了英國軍隊在1868年馬格達拉之戰(Battle of Magdala)後搶掠的戰利品。那裏屬於衣索比亞的前身阿比西尼亞(Abyssinia)。如今的衣索比亞政府想要收回殖民者從戰敗的皇帝特華德羅斯二世(Tewodros II)手中搶走的精美文物,包括令人驚歎的金冠和聖盃、皇室珠寶和宗教法衣。

您已閱讀30%(576字),剩餘70%(13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