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易綱:特殊的一個?

周浩:研究一個經濟學者數十年前的論文,多少有些刻舟求劍。世界在變,中國經濟在變,易綱也在求變,新行長也肯定會謹慎出招。

易綱當選中國央行行長,可能是本輪人事變動中的一個最讓市場喫驚的事件之一。與他的前任周小川相比,易綱在政治順位上排名並不高——他「僅僅」是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而周小川先前則擔任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即使與他的同屆相比,易綱也似乎沒有佔據上風,比如說銀保監首任主席兼央行黨委書記郭樹清是十九屆中央委員。

這樣的一種先天弱勢讓市場並沒有特別關注易綱當選央行行長的可能性。易綱的另一個「劣勢」則是他的海外留學和工作背景——他在美國取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並在印第安納大學獲得過終身教職。這讓他在中國高層官員中顯得有些與衆不同,也因爲此,先前市場普遍認可的狀況是易綱仍將在央行發揮重要作用,但很難最終接任炙手可熱的央行行長之位。

於是,當易綱的正式任命被全國人大批准後,大家開始一遍遍地揣摩易綱任命背後的政策意圖。易綱近期的以及早期的著作也被不斷研究,市場總是希望能夠從一個人的歷史中找出現實的指導意義。

您已閱讀27%(392字),剩餘73%(10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