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數據能夠如此詭異地瞭解到我個性的方方面面,我只想問:爲什麼Facebook一直想讓我花80英鎊買雙拖鞋?
我上Facebook或Instagram時幾乎總會看到一則標價過高的帆布便鞋廣告。我懷疑自己迄今從沒買過超過15英鎊的拖鞋,我也不太可能在馬莎百貨(Marks and Spencer)以外的地方買這類東西。我從來沒在網上搜索過拖鞋二字,也想不出我上網時哪些舉動會暗示出我喜歡「新潮」的拖鞋。(實際上,這款拖鞋有種難看的可拆戶外鞋底,所以人們多半會說我是個穿拖鞋出門溜達的「中年大叔」,而不會說我「新潮」,如果我買了它的話。)
對那些數據科學天才們來說,公平地講,Facebook並不總是給我推銷天價拖鞋。有時它也向我推銷天價耳塞,或購買一款正念app的機會。照說,我們應該相信,建立在數據抓取和機器學習基礎上的複雜演算法現在比我們最親密的朋友還了解我們。然而,在我們公司,不用15分鐘你就能瞭解,我這個人不太可能花80英鎊去買拖鞋,也不會破費購買什麼正念app。
您已閱讀31%(434字),剩餘69%(9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