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金融市場

中美金融市場誰更平穩?

張明:美國股市與債市可能雙雙面臨下行調整之壓力;而受國內金融強監管影響,中國長期利率的調整早於美國,幅度大於美國。

近期美國股市與債市面臨的調整壓力似乎顯著上升。2018年春節之前,美國股票市場迎來一輪動盪。這輪動盪隨即傳遞至衆多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股市,中國股市也未能倖免。受通膨預期增強影響,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018年年初快速爬升,目前已經接近3.0%。2018年,美國股市與債市將會何去何從?相比於美國金融市場,中國金融市場的表現將會如何呢?

本文將嘗試回答上述問題。主要結論是,受核心通膨率上升引發的流動性緊縮預期影響,美國股市與債市可能雙雙面臨下行調整之壓力。而受國內金融強監管的影響,中國長期利率的調整早於美國,調整幅度大於美國,這就意味著,在2018年,中國長期利率的上行幅度可能顯著低於美國,由此對中國股市與債市造成的壓力相對較小。換言之,2018年的中國金融市場或比美國金融市場平穩。

2018年1月,中國與美國的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別爲1.9%與1.8%,兩者相差無幾(圖1)。目前市場形成的共識是,美國經濟增速已經持續高於其潛在經濟增速,而在減稅政策以及基建政策等擴張性財政政策作用下,2018年美國核心CPI同比增速有望進一步上升至2%以上。筆者認爲,目前中國經濟增速可能也略高於潛在經濟增速,但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向潛在經濟增速回歸。換言之,2018年,美國的正向產出缺口可能高於中國,這意味著美國核心CPI同比增速上升壓力理應更大。不過,考慮到當前中國服務業的價格市場化(例如醫療服務的價格市場化)仍在提速,2018年中美核心通膨率同比增速可能依然相差無幾。

您已閱讀26%(643字),剩餘74%(18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