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騰訊

平臺市場監管:大就是惡嗎?

鍾鴻鈞:今天討論阿里、騰訊的壟斷時必須記住,這個壟斷,也許同樣很快就會被無法想像的創新和技術進步打破。

剛剛過去的2017年可能是百年商業史上最重要的一年。1917年,全球財富五百強公司的前5位是美國鋼鐵、電話電報公司、標準石油、伯利恆鋼鐵和阿莫爾公司。但到2017年,全球財務五百強的前五位變成了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這樣的網路平臺公司。今天,一個新創公司成長爲全球頂級公司的時間越來越短。蘋果公司成爲全球500強第一公司花了40年,而谷歌公司從1998年創立到2016年成爲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僅花了18年。2009年,基於智慧型手機的網約車服務提供商Uber在舊金山成立,到今天,它已經成長爲一個估值500億的公司,在全球超過200個城市裏挑戰顛覆傳統出租的業務。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管理著超過10億的商品,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市,但沒有一件商品是自己的。

這一切變化的根源,都在於平臺市場(Platform Market)的超級力量。 正如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美國克拉克獎獲得者艾瑟(Susan Athey)所說,平臺模式在過去的20年裏,徹底改變和顛覆了整個的經濟和市場體系。我們已經進入平臺主導一切的時代。以平臺爲導向的經濟和組織變革爲社會整體和商業機構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包括創造財富、促進經濟成長、滿足人類需求。

平臺商業時代的出現和巨擘的崛起,引發了很多業界和學界的關注。國內外的財經人士和媒體,都對巨擘可能帶來的問題深感憂慮。《經濟學人》更是以封面文章來討論平臺巨擘崛起可能帶來的問題,如規模過大有可能影響競爭等。在網路成爲基礎設施之後,人們似乎有足夠的理由擔心,諸如騰訊阿里這樣的公司,會利用其獨特的地位,抵抗一切競爭,最終導致大不能倒(too big to fail),並損害公衆利益。國內亦有學者提出了「誰來管管阿里騰訊?」的問題,在他們看來,企業大到一定的程度,無形中就擁有了可怕的力量。

您已閱讀13%(753字),剩餘87%(50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