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坐月子」:先進,還是愚昧?

蘇婭:中國產婦「坐月子」傳統如今備受爭議,但歐美髮達國家對女性產後康復的重視卻剛剛開始。

對於女性生育後的「坐月子」習俗,在當下的中國已有爭議。然而我的英國同事Julia卻發表了不同的意見,她說:「我真的很羨慕中國產婦有坐月子的特權,她們可以獲得足夠的時間休息和恢復,孩子和家務都可以交給別人。在英國,僱一個「maternity nurse」是非常貴的,每週要1000磅左右,而且還只負責照顧寶寶。」當我告訴她中國產婦有因爲「坐月子」中暑甚至引起併發症死亡的新聞之後,她驚訝地吐了吐吐舌頭,「這些觀念真是太陳舊了。我不覺得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我覺得坐月子的習俗至少說明中國家庭對於產婦的產後恢復是非常重視的。」

科學研究表明,產婦生產後的2-6周對於嬰兒和產婦都是至關重要的。世界衛生組織在每年發佈的《新生兒和產婦產後恢復指導手冊》中指出,生產後最初的幾個星期對於無論是新生兒和產婦都十分重要,它不僅包括了身體上的康復還包括了產婦在此過程中的心理重塑,因此產婦和新生兒都應當得到精心的照顧。

在英美等國家,一般醫生會在產婦出院後2周左右進行回訪,檢視產婦身體的恢復情況和新生兒的情況;英美的產婦往往認爲生產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甚至有些產婦在生產後一個月左右就開始工作了。在英國,常規的產假是6周,之後產婦仍然可以休息,但是隻能領到很低的國家補貼,所以大部分產婦都會選擇回到工作崗位。對於Julia來說,英國的父母很少幫助子女照顧孩子和產婦;保姆的費用也十分昂貴;家務,產後恢復,照顧新生兒都需要由年輕的夫婦承擔,儘管丈夫也有產假,但是對於新手媽媽來說,負擔仍然非常重。「醫生們更加關注產後抑鬱,但是諸如產後疼痛,營養之類的卻關注比較少。新生兒的來臨以及工作等多方面因素,讓我喫一頓精心準備的飯菜都成爲了奢侈品。」Julia無奈的抱怨,「我在中國的時候看到有很多專門爲產婦準備的飯,在這邊我只能匆匆忙忙的喫個速食。」

您已閱讀40%(759字),剩餘60%(11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