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謹慎避開「福利趕超」模式

胡月曉:經濟、社會發展「福利趕超」的結果,必然是政府債臺高築;政府債務必然帶來通膨壓力和宏觀風險,經濟發展和宏調政策迴旋餘地變小。

中國2017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作爲中共十九大後的首個年度經濟工作會議,人們希望從此次會議中找出中國政府「新時代」的經濟思路。從會議公告看,經濟思想由「保量」向「重質」轉變,宏觀調控的政策目標由「穩中求進」更多地轉向「提高質量」。筆者認爲,中國經濟發展達到小康水準後,中國政府一直努力推進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謹慎處理消費和積累之間的關係,力求避開「福利趕超」的發展模式。

1.由高速成長到福利趕超

您已閱讀11%(200字),剩餘89%(15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