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歐

中東歐「轉向中國」

“16+1合作」機制贏得了中東歐國家的熱情歡迎,但歐盟中的西歐國家擔心,中國利用歐盟的中東歐成員影響歐盟的政治與戰略。

在匈牙利,它被讚譽爲「向東方開放」。塞爾維亞當局將它視爲「可靠友誼」的粘合劑,而波蘭政府將它描述爲「巨大的機遇」。然而,以中國爲首的中國-中東歐國家「16+1合作」機制在歐盟主要國家受到了更爲尖刻的評論,外交官們擔心,它可能被北京方面用來破壞歐盟規則,以及利用歐盟內部日益加劇的東西方緊張關係。

該機制的催化劑是中國有能力爲一些較貧窮的中東歐國家資助和建設所需的公路、鐵路、電廠以及其他基礎設施。但其行動已延伸到明顯的政治和戰略領域,讓主導歐盟議程的一些西歐大國產生了猜忌。

一位歐洲外交官表示:「這種次區域機制(『16+1合作』)不僅在布魯塞爾引發大量猜忌,而且在許多歐盟成員國政府也引發猜忌。」這位外交官由於話題敏感而拒絕透露身份。

您已閱讀6%(316字),剩餘94%(49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