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邊緣

立冬後的造句

老愚:周作人在論及《焚書》作者李卓吾之死時說道,李只是講一點常識罷了,再加上潔癖,如是便招惹殺身之禍。

【死書與禁書】某些書只是爲虛榮而生產的。比如羅馬尼亞獨裁者西奧塞古,這個極度虛榮的暴君,把自己打扮成馬克思主義思想家,還在印行所謂的思想文集時多處用括弧註明「此處有掌聲」;他僱傭筆桿子以自己名義創作長篇小說,謀取史達林文學獎;其所「創作」的一百多部「著作」,被國家花錢翻譯成數種文字並買版權在他國出版。在中國,則是某一級別的官員享有出版思想文集的權利,諸如此類的「著作」,燙金印銀,官媒大肆鼓譟……除了公款購買外,幾乎無人問津。用公款買回去的書,大多堆在單位某個角落,任由蜘蛛結網。它們從未被人翻開過,就像一個衆所周知的僞處女,縱使塗脂抹粉,作風情萬種狀,終究無人染指。書裏面的漢字從印刷那刻起,就已經死在紙上。

禁書是領導人文集的伴生品。官方每年都會有意無意製造一批禁書,近年來,先後有許多敏銳人士的著作被查封,從吳思的《血酬定律》、高華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到楊繼繩的《墓碑》,最新一本是剖析新中國國民性的《巨嬰國》。上月,一個名爲「未知的未來」行動藝術活動在石家莊開幕。藝術家吳小軍在一工廠做起自己的道場,他在老產線一個深坑兩側各擺了一張工人生產用的小桌子,安置了檯燈,讓該廠一百多名女工輪流坐在桌前讀書,所讀書籍爲李承鵬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和秦暉的《走出帝制》。吳小軍這件作品的名字叫「是時候了」。

對中國人而言,你若拒絕讀那些冠冕堂皇的文集,又無緣獲得有營養的禁書,要讀的書便很有限了。

您已閱讀50%(599字),剩餘50%(6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