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剃刀邊緣

身份與禁忌

老愚:土改後的階級成分劃分在不止一代人心中打上深重的烙印。自幼便「被革命」的階層,在鄧小平時代也心有餘悸。

【教師節】教師節當天,幾乎每個人都在大秀自己的師生情,恩師如何重要云云。細究起來,我卻覺得,在求學階段,並無一個在精神上引導自己的老師,沒有一個思想啓蒙者。心智的成熟,出於對真理和自由的渴望,得自於那些隱祕流傳的資訊、覺悟了的兄長以及觸動靈魂的著作。

【窗戶】不知道自由的人,從未自由表達過的人,無從感知鐵門關閉的窒息。以前,還存在某種彈性,關上一扇,得稍微把另一扇開得大一些。如今,顢頇之徒伸出巨掌,焊死了每一扇門窗,造成全新的黑暗。有人還感受不到恐懼,以爲黑暗總會有極限,他們以爲自己很有適應黑暗的能力。忌諱光的強人,不僅要滅自然之光,還要滅心靈之光,在撲滅所有的光之後,他們會用一塊紅布蒙上衆人的雙眼。

這樣的前景讓一些蠢人亢奮。他們因爲見不得他人的光,一直在冀望一個毀滅的時刻。庸人,賤人,奸人,各種發育畸形,不知自由和美爲何物的,昂起了他們扁平的腦袋:這世界終於清靜了,配得上我們的心智了。

您已閱讀33%(398字),剩餘67%(8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剃刀邊緣

老愚,男,陝西扶風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社會觀察家,出版人,散文作家。著有《在和風中假寐》《暮色四合》等。因《「紅二代」的意志》《「紅色重慶」的價值》《重慶紅色頻道發出的信號》 等系列文章,而獲得2011年度亞洲出版人協會評論大獎。公號名爲「老愚的自留地」。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