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剃刀邊緣

一套晚清禁書的價值(五)

老愚:一部好的字典猶如一艘帶領我們遠航的船隻,而一部壞的字典無疑是遮蔽我們視域的陰翳,隔絕我們的認知。

由於持續的妖魔化宣傳,中國人對晚清一直存有可怕的誤解,以爲那是一個愚昧、專制、腐敗的時代,非革命不能破解之殘局。大清政府腐敗、無能、屈辱固然是事實,但也未必是你所想像的那般腐敗、無能與屈辱;他們所領受的屈辱與痛苦,也不需要你假裝感同身受,放大人家的不堪,只是爲了證明勝利者的英明——放在中國歷史的長河裏,這樣的勝利遠非最終的勝利。

對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發生的諸多非同尋常的改變,爲了自己的歷史敘事,刻意貶低、遮蔽,恐怕纔是名副其實的歷史虛無主義行徑。其實,晚清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專制的舊中國如融解的冰河,表面上仍是白茫茫一片,但暗流湧動,鼓起的力逐漸漲破僵化的冰體,洪流奔湧的景象就在眼前。

您已閱讀7%(295字),剩餘93%(41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剃刀邊緣

老愚,男,陝西扶風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社會觀察家,出版人,散文作家。著有《在和風中假寐》《暮色四合》等。因《「紅二代」的意志》《「紅色重慶」的價值》《重慶紅色頻道發出的信號》 等系列文章,而獲得2011年度亞洲出版人協會評論大獎。公號名爲「老愚的自留地」。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