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時尚「網紅」治癒青少年心理問題?

歐洲青少年心理疾病發病率增高,青少年心理話題成熱點。這成爲時尚網紅和美妝品牌的商機。但對青年有用嗎?

度假的時候不用社群媒體的原因簡直太多了。當自己被困在瓢潑大雨的城市無法脫身時,想拍陽光明媚度假地的照片肯定是無能爲力的。那些瀏覽主題是#dreamholiday#(夢幻之旅)的朋友圈,可能會讓我們對00後孩子以及生活在這個網路無處不在時代的年輕人有點妒忌,但網路的後續影響更爲負面。越來越多的人藉助Instagram與Snapchat等社群平台溝通往來,並且他們把重點放在外在形象以及朋友圈裏相互的親密關係上,但這樣一來,彼此間的隔閡就被人爲放大,而度假時尤爲突出。這時候,學生很可能與同齡人疏遠,但仍在一旁冷眼旁觀同學們的一舉一動。

「過去幾年,孩子們每天花在電腦上的時間是6個半小時。」由專業研究機構Childwise承擔的研究課題Connected Kids 2015年發佈的報告聲稱道。該機構不再監控累計使用電腦時間,因爲孩子們如今更可能同時使用多臺電腦,但最新數據發現孩子們每天平均花2.9小時玩手機。皇家公共衛生學會(The Royal Society for Public Health)今年發佈的報告稱:每天花在社群網站上超過2個小時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嚴重心理問題以及增加其心理壓力。

持續使用社群媒體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目前仍無確鑿證據。但我們的孩子們已越發鬱悶苦惱。16-24歲有心理問題的年輕人數量在不斷攀升:英國國民健康體系(NHS Digital)2016年發佈的報告稱:2007-2014年間,此年齡段的男性自殘比率增加了一倍,女性自殘比率則大幅增加了三倍。如果大家的價值都由「喜歡的東西」來衡量的話,這個社會還有什麼希望呢?

您已閱讀32%(676字),剩餘68%(14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