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

外交手段可以控制核威脅

索沃斯:對北韓,唯一務實的選擇似乎只有遏制。我們可能很難理解金正恩,但他是理性的,當然不會自取滅亡。

核武器問題重新提上了日程。自1960年代以來,如今動用它們的可能性比任何時候都要大。當我們竭力應對美國的全球大撤退、英國退歐、以及伊斯蘭恐怖主義時,絕不能忽視一個可能會顛覆國際秩序並破壞我們的生活方式的問題。

當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9個。對於其中6個國家——美國、英國、法國、以色列、印度和中國——核武器純粹是防禦性的,僅爲以威懾阻止他方攻擊的最終手段。其餘3個國家的想法則不同。俄羅斯和巴基斯坦還想利用核武器使有限的衝突對他們有利。北韓想利用核武器威脅其他國家,既爲保衛政權,也爲獲得更多實際好處。(注:題圖爲美國示威者抗議川普對朝軍事威脅。

核武器能創造出一種軍事均勢的局面,這種平衡在常規軍事力量之間是不存在的。冷戰期間,蘇聯擁有優越的武裝力量,而北約(NATO)不得不依靠覈報復的威脅來維持和平。這種平衡如今顛倒了。不論俄羅斯多麼巧妙地運用了混合戰爭的新式武器,常規軍事力量之間的平衡如今都被顛覆了。俄羅斯的軍事信條還支持俄羅斯使用戰場核武器讓一場中歐戰爭以俄羅斯的條件終結。其軍隊爲應對這一情景進行訓練,我們不得不認真對待。

您已閱讀27%(467字),剩餘73%(12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