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核危機

北韓帶給中國什麼樣的戰略風險?

鄧聿文:北韓不斷試爆核武和試射飛彈,將惡化中國的地緣戰略環境,將北韓半島和東北亞變成中國的「火藥桶」。

北韓第六次核爆讓外界把矛頭又對準中國,指責中國沒有管教約束北韓。每次北韓進行核試和射彈,中國都要來承擔責任,這已經成了一種反應模式。外界的理由是,「誰讓你對北韓有影響力呢?」

先不論中國對朝是否有影響力,有多大影響力,就中國國內而言,許多人有一個糊塗看法,把朝核問題看成美朝之間的問題,認爲北韓開發核武,是美國逼出來的,因此,中國千萬不能接這個燙手山芋,讓美國人去管;更有甚者,還認爲中國應該暗中幫北韓一把,北韓核武鬧的動靜越大,美國將越焦頭爛額,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這樣,美國就沒有功夫來對付中國。反正北韓的核武不會對著中國,只要北韓不變成中國的敵人,雖然中朝關係變差,北韓也不會用原子彈對付中國。

這種看法不但糊塗,而且危險。因爲它沒有看到其中對中國的風險。北韓距離美國非常遠,對美國構成的威脅很小。假如美國真的不想管北韓這個爛攤子,宣佈考慮和北韓建立外交關係,北韓立馬會跟在美國後面。其實,北韓發展核武,不過是爲了換得美國的外交承認,簽署和平協議而已。保命當然也是目的之一,但越南在上世紀70年代也和美國打過一仗,而且美國投在越戰上的兵力和資源,以及傷亡情況,都比朝戰多,爲什麼越南不怕被美國「使壞」,也發展核武?再看古巴,就在美國眼皮底下,和美國對峙了幾十年,軍力比北韓弱得多,爲什麼也不怕被美國推翻而尋求發展核武?而這兩國也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說北韓的核武純粹是美國逼出來的,罔顧事實。

您已閱讀23%(598字),剩餘77%(19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東期待沙烏地阿拉伯制衡川普

阿拉伯國家希望穆罕默德王儲和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的密切關係能夠緩和川普政府的中東政策。

投資者押注防務支出增加,Palantir成爲「川普交易」贏家之一

彼得•蒂爾創立的數據公司的最大客戶是美國政府,自川普本月當選以來,其市值增加了230億美元。

Lex專欄:成長來之不易,雀巢前景平淡

要實現其成長目標,這家瑞士集團需要增加行銷投資。

Lex專欄:便宜商品是沃爾瑪股價上漲的基礎

沃爾瑪通過吸引高收入顧客和增加其他收入來源,出色地應對了經濟不景氣和通膨帶來的挑戰。

Lex專欄:奢侈品品牌寄希望於自己的美國夢

奢侈品在美國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可能爲該行業提供新的成長跑道。

諾和諾德準備下一代減肥藥的試驗結果

這家丹麥公司預計,最新數據將顯示CagriSema可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減輕25%的體重。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