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信貸已經讓投資者擔心了至少十年。多年來,人們的疑問一直是:中國何時會最終成爲「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的俘虜?投資者何時會意識到目前的債務水準無法維持,然後大規模出逃?
但現在問題發生了變化。沒有出現什麼讓人可以稍微不那麼擔心中國債務的變化。自金融危機爆發十年來,中國的銀行業資產從2008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兩倍,擴大到如今GDP的三倍。(相比之下,處於這場危機中心的美國銀行業資產從未超過GDP。)
但越來越明顯的是,中央規劃者有能力拖延、延期和推遲那個不可避免的結局。中國問題觀察人士認爲崩盤遲早會來,但不知道具體會在什麼時候。可以肯定的是,直到今年晚些時候中共「十九大」安全落幕很久之後,崩盤都不會發生。試圖爲其做計劃也沒什麼意義。相反,眼下越來越多人擔憂的是美國。
您已閱讀22%(350字),剩餘78%(12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