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對話

民營企業入局,核聚變發電升溫

諸如3D列印等快速成型技術降低了民營企業的准入門檻,使這些私企得以製造小型、緊湊的聚變反應堆。

核聚變的歷史與宇宙一樣古老,可以追溯到最早恆星的核心。太陽的核聚變爲我們在地球上的生存提供了陽光。而事實證明,要通過同樣的過程得到取之不盡的乾淨能源則並非易事。但經過70多年的研究,再加上近來民營公司異軍突起,大量參與核聚變領域的研究,似乎核聚變時代不久將會到來。

核聚變的漫長髮展歷程

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嘗試建造儀器,模擬恆星的內部環境。但是完成氫原子聚合成氦原子核並釋放能量的過程十分困難。單單是開啓該反應就需要巨大的壓力和1.5億度的高溫。

您已閱讀8%(231字),剩餘92%(26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