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銀行

中國接過金融全球化接力棒

倫德、華強森:歐美銀行從海外撤退並不意味著金融全球化告終,因爲中國等發展中經濟體正在填補空缺。

全球銀行業版圖正在發生一場重大變化,歐美銀行開始更關注國內活動,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同行開始向海外擴張。

自2007年以來,全球跨境資本流動減少了65%,其中半數是由跨境貸款額下降造成的。歐洲各大銀行以及部分美國銀行也在從外國市場撤退。但金融全球化遠遠沒有告終——相反,它正在拓寬廣度,變得更具包容性,發展中經濟體——尤其是中國——正在填補空缺。

在從外國市場撤退的發達經濟體銀行中,歐元區走在了前面。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的最新研究發現,自2007年以來,歐元區銀行持有的外國債權已減少了7.2兆美元(減幅爲45%),其中近一半是對歐元區其他借款方(尤其是其他銀行)的債權。自危機以來,英國和瑞士的銀行也大幅減持了外國資產。全球化程度一直不如歐洲同行的美國銀行,開始重新關注國內業務的成長。

您已閱讀18%(347字),剩餘82%(15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