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

美國經濟將更像微軟還是亞馬遜?

哈福德:亞馬遜版本意味著無情競爭、消費者的天堂、勞動者的噩夢;微軟版本則象徵着壟斷企業的「最高境界」。

我最早上過的經濟學課程之一將完全競爭(被評判爲好事)與壟斷(不被認爲是好事)進行對照。一個不那麼糟糕的起點是看到兩個方面的差異:一方面是倡導自由市場的奇蹟,另一方面是贊成霸王企業的劫掠。

但壟斷權力經常似乎是昨天的問題。標準石油(Standard Oil)在1911年被分拆;AT&T在1984年被分拆。以至於當我們這些經濟學家擔心公司太大時,我們想到的是大到不能倒的銀行構成系統性風險。但是,我們正開始再次注意到企業成功(而非企業失敗)的風險。

最明顯的例子是數字領域的大企業:谷歌(Google)主導搜尋;Facebook是社群媒體的巨人;亞馬遜(Amazon)統治線上零售。但是,正如五位經濟學家在一份新的工作論文中所記載的那樣,總體而言,美國商界正在變得更加集中。

您已閱讀19%(334字),剩餘81%(13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