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壁山(音譯)住在一棟高層建築的頂層,從他家可以俯瞰北海這座港口城市,看到城市規劃者們的成果。北海的高層建築井然有序;一條主幹道向着遠處的山脈伸展,連通北海市和廣西境內其他地區及其他沿海港口。
北海的城市化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北海一度發展迅猛,但很快就遭遇了一場樓市崩盤。而如今北海經歷著又一次繁榮,這次的復甦是由金融危機後政府主導的鉅額貸款帶來的。
楊壁山的出生地距離北海市有1000多公里遠,他於上世紀90年代來到北海。這些年他僱用過3000多名農民工,他們大多原本在他的老家瀘州一帶種田,而瀘州位於中國內陸的四川省。他們來到他的公司——一家叫做北海市現代建築的公司——打工。「他們很多人現在都成了北海人,」楊壁山說。
您已閱讀17%(312字),剩餘83%(14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