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當全球經濟回暖遇到中國信貸週期

戴維斯:全球經濟增速較2016年的低谷期持續回升,中國的貢獻不容忽視。但信貸收緊正讓中國成長失去動能。

自2017年初以來,全球經濟成長一直高於其趨勢成長率,但近幾周來出現了一些成長減弱的跡象。支點資產管理公司(Fulcrum)「即時預測」(nowcast)最新月度報告顯示,全球經濟成長率目前爲4.1%(以購買力平價(PPP)匯率衡量),比一個月前降低約半個百分點。

由美國和中國驅動的這種「放緩」,正好處於全球「即時預測」正常的月度波動範圍內,可能只不過是暫時的。人們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國放緩似乎與信貸政策收緊有關。不過,幸運的是,目前中國經濟相比2013年至2015年更有能力吸收這種收緊。

自從2016年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以來,投資者主要聚焦於美國經濟。美國經濟通常被視爲「全球通貨再膨脹主題」的試金石。支點「即時預測」發現,從2016年9月開始,美國經濟出現了強勁成長,在2017年3月達到逾4%的頂點。

您已閱讀15%(365字),剩餘85%(21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