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太極拳師數秒被散打拳擊手擊倒的影片迅速刷爆朋友圈。一時間,對中國傳統武術的嘲笑和指責之聲讓傳統武術同情者和練習者頗爲尷尬。筆者作爲一名拿過兩枚廣東省傳統武術錦標賽一等獎的武術愛好者,也自然成爲「花架子」的代表。不過,與許多傳統武術愛好者不同的是,筆者從不迷信中國武術的實戰效果。以筆者所接觸的中國武林來看,大部分的中國傳統武師技擊技能嚴重不足,我們所習練的武術反而更像在一套神祕主義話語包裝下的傳統健身操與傳統哲學的綜合體。
缺少搏擊訓練的中國武術
筆者小時候曾經跟過兩位師父學了三年的南拳、洪拳和蔡李佛。一位師父是廣州當地赫赫有名的一位六段武師,另一位是湖南籍的散打拳擊手——也教傳統武術。兩位師父弟子甚衆,每日清晨在廣場上扎馬、走馬、轉馬,之後開始習練各式套路和器械。學的日子久了,便可與師兄弟練對打的套路。在六段的師父那裏,筆者從未見過師父與師兄弟進行過任何的搏擊訓練。那時候師父常說,套路練熟了便自然懂得打了。門派之間的切磋交流也很少「動手」,最多是「講拳」,也就是四隻手比劃,再配合口頭交流。只有極少數相對落後的地區,纔會保留著真正比武對拆的傳統。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都市男女細皮嫩肉,都不願受傷。而在散打拳師那的時候,他每天都會讓弟子們帶上拳套和護具進行搏擊訓練。每每那時候,我們都發現傳統武術的所謂招式極難完成。
您已閱讀15%(565字),剩餘85%(31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