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教育

中國式高校評估可以休矣

王軍:與政府主導的其他檢查類似,高校評估也充斥虛假成分,用「形式主義」和「走過場」來形容都有些輕描淡寫。

目前,中國教育部正在進行新一輪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覈評估。依官方安排,此輪評估自2014年起,至2018年結束。可見歷時之久,工程之大。

由於審覈評估屬例行公事,無太多新聞價值,因而,中國媒體鮮有報導,社會關注度也不高。不過,就身處其中的高校而言,景象卻大不相同。例如,對於辦學資歷淺、聲譽平平的高校,評估可是一次「戰役」,不僅提早大半年就成立了「評估辦」,而且兩天一小會,三天一大會,全民皆兵,操練、演習和彩排一樣也不少。

毫無疑問,對高校進行評估不僅必要,而且有益,因爲高校辦得如何總要有個說法,社會也需要這樣的資訊。因此,問題的關鍵不是要不要評估,而是誰來評估和怎樣評估。

您已閱讀11%(290字),剩餘89%(23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