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財富管理

中國資本市場最終目標是什麼?

魏立青:經濟發展及改革進入深水區,這意味著水下狀況更爲複雜和危險,對中國資本市場最準確的分析在哪些人手裏?

現在大多數人已經開始習慣用新三板和那斯達克進行比較,從而得出種種結論,比如新三板孕育出微軟這樣的公司將是一個市場轉折的標誌,不過這個場景很像當初2009年創業板推出時人們的遐想,現在沒有任何人再去說創業板會孕育出一個微軟。

如果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很可惜,這個市場上充斥著對資本市場理論關注的基本是兩類人:一是,嗅覺敏銳資訊氾濫但是缺乏理論框架和實戰基礎的財經媒體,表面類比的結論很難經得住推敲,但往往符合標題黨的訴求;二是,高校老師及研究機構則是極度滯後於市場,往往依賴於有來往的政府及企業的項目經費才能開展深入的專項研究,但是對於前沿課題幾乎沒有最基本的數據來源,所以中庸的結論是對多方來說最穩妥的交代。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來了,對於中國的資本市場最準確的分析(注意並不是真實的而是相對最準確的)在哪些人手裏,我們如何獲取?

您已閱讀14%(362字),剩餘86%(22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