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企業「向惡」發展的源動力

魏立青:高效率是資本市場發展的核心價值,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爲何反而會走到反面?問題的根源在哪裏呢?

投資有很多流派,但是任何一個流派都逃離不了歷史週期,利用回看歷史的方法覆盤,往往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1886年—1929年,這一時期,從經濟方面看,美國逐步發展成爲世界政治和經濟的中心;從19世紀的後期開始,當時爲了給鐵路、製造業和礦業融資,企業紛紛發行股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場成爲美國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最顯著的特徵是: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投資思想初步得到發展。

1929年經濟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從1931年開始,經濟大蕭條開始向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蔓延,最終成爲資本主義國家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爲了走出經濟大蕭條的困境,羅斯福堅決地推行新政,重構了美國證券市場的監管框架。金融操縱被立法禁止,上市企業的資訊透明度和投資者保護成爲華爾街監管的主題。特徵則是:美國的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範發展期;價值投資思想是這一時期主流的投資思想。

您已閱讀12%(401字),剩餘88%(30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