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新興市場普遍錄得「開門紅」,除了中美經濟的復甦向好和全球範圍內的再通膨邏輯外,背後的深層次原因還在於美元的弱勢,其中川普及其團隊的相關言論對於美元的走弱功不可沒。但市場似乎選擇性忽視了川普的政策天平還有另一邊,無論是財稅改革還是擴張的基建計劃,都勢必指向強勢美元,而這些政策落地的時間表已經漸行漸近。
決定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元走向的可能不單純是美聯準的動作,川普的話語權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大過葉倫,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川普政策天平的擺向,中美高層4月的會晤是下一個需要關注的時間點,屆時釋放出的政策信號在一段時間內對於美元和全球風險資產的走向都至關重要。
美聯準剛剛公佈了3月FOMC會議決議,宣佈上調基準利率25個bps,市場對於本次加息並不覺得意外,相反地,從加息前金融市場的反應看,這是一次相當「淡定」的加息。市場整體的波動率不斷下降,被稱爲「恐慌指數」的CBOE波動率指數一向是投資者對市場整體波動的判斷,CBOE指數在2016年幾次衝高,年初因爲中國股市波動和歐美股市的暴跌一度衝高到30以上,年中英國脫歐衝高到25-26,年底美國大選時也曾飆升到22-23,但這一指數近期表現非常平淡,持續徘徊在11附近,市場好像在靜靜等待美聯準宣佈加息。
您已閱讀11%(529字),剩餘89%(42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