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

遷都爭論的再思考

覆盤世界遷都史上的失敗案例,和研究成功案例同樣重要。遷都是升維國家的機會,存在帕累託改善式的多贏可能。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遷都慢慢變成了熱鬧話題。印象最深是2006年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479位人大代表聯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遷都議案。2013年以來該議題再一次被媒體聚焦,即使官方「定調不遷都」後,民間依舊是議論聲不絕。這是政治博弈,還是民心所向?無論如何,大眾的言論自由度還是在(慢慢)提高。

拉寬視野,遷都並非中國特有的議題,而是一個世界性議程。過去幾十年裏,像巴西、巴基斯坦、奈及利亞、象牙海岸、德國、哈薩克、南韓、緬甸等國家都有遷都的經歷。如果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對遷都問題做系統梳理,將涉及五個層面的問題:一是,歷史上爲什麼要定都北京?二是,今天的遷都派有哪些理由?三是,單峯化的最高權力空間分佈;四是,往哪裏遷?五是,到底怎麼遷?

歷史上爲什麼要定都北京?

您已閱讀3%(334字),剩餘97%(100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