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聯準

再通膨下投資者如何佈局?

陳敏蘭:如果美國提高部分國家的關稅,亞洲各國可能將加大本國寬鬆力度,以彌補風險蔓延所帶來的損失。

亞洲在2017年將呈現更爲不同的局面,相較於2016年所處的位置也更加穩固有利。更重要的是,在歷經長達數年的通膨放緩、甚至是通縮之後,亞洲終於開始見到通膨回溫的跡象。能源價格回升、美國通膨預期上升,以及該地區寬鬆的貨幣政策都有助於亞洲再通膨。與此同時,大多數市場的企業盈利將保持強勁,從而帶動貿易形勢改善。

在大多數年初之際,由於強勁的基本面和整體趨勢向好,投資者通常願意擁抱風險並看好來年。但今年情況可不一樣:川普勝選,歐洲一體化面臨挑戰,以及世界各地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使得即使是最樂觀的投資者也感到不安。

這些風險是否會破壞亞太地區的成長勢頭?如果很不幸尾部風險以及最悲觀的假設情景都一一實現的話,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因此,投資者心中必須警惕潛在風險,並且對這些事件加劇時要如何有效保護投資組合作好準備。

您已閱讀18%(358字),剩餘82%(16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