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財富管理

葛瑞姆眼中的價值投資

秦勇:我最近和市場人士聊A股,頗感憂心忡忡。無論是什麼原因,市場的參與者類型過於單一都意味著風險很大。

我最近和市場人士聊A股,頗感憂心忡忡。無論是什麼原因,市場的參與者類型過於單一都意味著風險很大,任何資訊都可以導致市場朝著一個方向過度波動,反過來造成監管難以放開高風險的金融工具,而這些工具在多樣化的市場中往往因爲價值發現而矯正過度偏離的價格,但在參與者類型過於單一的市場裏只是不同的金融產品而已,這樣市場負面情緒的宣洩就只能依靠「三根陰線」來實現,而有趣的是單一的參與者的信念往往十分容易動搖,這表明投資決策有一部分是基於對市場觀點的揣測,市場調整自然就代表市場觀點轉向,跟從的交易行爲又造成踩踏,因而很容易引發金融市場的動盪。

參與者類型單一併不是說只有機構,或者只有個體投資人,市場參與者衆多,但是對價值和風險的認識卻十分一致,如果市場上有交易型的短線投資者,有價值型的長期投資者,那麼價格可能在價值投資的牽引力下圍繞著核心波動,或者市場上大多數是以資產配置的思路在平衡風險,那麼市場風險就在調整配置中得到釋放,葛瑞姆就是股票價值投資的倡導者,而對投資則是資產配置的範式。這就是在此時重讀葛瑞姆的意義。

班傑明•葛拉漢有兩本書。他的《證券分析》被視爲證券投資的聖經,這本書系統闡述了證券投資的理論和框架,在這個意義上「聖經」就是一本教科書,但是教科書的說服力有目共睹,這也是爲什麼價值投資一直是證券投資者的「理想」,而真正踐行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另一本《聰明的投資人》是從葛瑞姆本人的投資經驗出發,講述他本人的親身實踐,與《證券投資》互補相承,與現在很多著名的投資人定期發佈的致投資者的信有異曲同功之效,它結合了每一個特定時候的市場形勢。但相對而言,《聰明的投資人》較爲全面的論述了證券投資主要的幾個方面,先是談投資者的類型,然後講了防禦型和積極型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和可置換證券及認股權證這些「另類」資產時的策略,同時也描述了市場中其它參與者的角色,比如投資顧問、股東和管理層,最值得強調及全書可以說最爲核心的觀點是,在「投資者與市場波動」以及「作爲投資的中心思想的`安全邊際`」中單獨論述,這兩章節也是巴菲特的序言中著重推崇的。

您已閱讀30%(868字),剩餘70%(20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