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如何讓技術進步「造福於所有人」?

桑希爾:全球化和自動化淘汰了發達國家很多傳統工作,爲社會穩定考慮,我們必須合理地補償因此失業的工人。

倫敦的船工曾在長達數個世紀的時間裏在泰晤士河(Thames)上爲乘客擺渡,直到更快捷的交通方式偷走了他們的工作。基本上已經被人遺忘的這一命運似乎與如今的世界沒什麼關係。

但過去的教訓往往可以爲未來的決定提供參考。當我們爲機器人崛起和人工智慧的影響而煩惱時,倫敦水上計程車的歷史可以啓發我們如何緩解新技術所造成的破壞。

在多年裏,倫敦船工一直是該市工人數量最多的行業。但是,有關船工不當做法的投訴,迫使議會在1514年通過了一項法律來規範這個行業。隨後,1555年頒布了又一部法律,成立了船工公司(Company of Watermen)。

您已閱讀14%(266字),剩餘86%(16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