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人工智慧

機器人時代的人類工作

邰蒂:機器人正在取代越來越多的人類工作,但也在創造新的人機合作。政策制定者應幫助勞動者適應新世界。

最近幾個月,人類學家一直在考察整個美國勞動力羣體,以尋找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問題之一的答案:如果機器人來臨,人類就業會怎樣?

你可能會猜,答案非常令人沮喪。如果有一件事是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同意的,那就是數字技術正在完成曾經由人類完成的很多工作。

製造業提供了一個尤爲明顯的例子。波爾州立大學(Ball State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顯示,2000年至2010年,有560萬個美國製造業崗位消失,幾乎十分之九是因爲自動化,而非貿易。情況還可能更糟: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估計,隨著自動化模式擴大到服務業,在目前由人類完成的工作中,有45%可能會實現自動化。這相當於數以百萬計的就業崗位和2兆美元的年薪。

您已閱讀17%(311字),剩餘83%(14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