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京滬網約車新規考驗外地戶籍司機

外地戶籍網約車司機面臨被處罰的風險。分析人士認爲,規則不大可能更改,控制外來人口是更重要的政治考量。

在中國的兩座最大城市,滴滴出行(Didi Chuxing)的外地戶籍司機繼續爲乘客提供出行服務,違反了打車軟體不得使用這類司機的新規則,面臨著被處罰的風險。

在京滬兩地政府週三批准「本地車牌、本地司機」的政策之後,中國的打車軟件平臺面臨著迄今最嚴峻的監管考驗。

作爲中國占主導地位的打車軟體公司,滴滴出行繼續讓外地戶籍司機在這些城市提供服務,使自己與當地政府之間面臨潛在衝突,因為後者決心減少外來人口數量。

您已閱讀30%(201字),剩餘70%(4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